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昨日是「全民運動日2024」,以「日日運動半個鐘,健康快樂人輕鬆」為口號,鼓勵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市民恒常參與體育及體能活動。適逢香港運動員在巴黎奧運獲大豐收,全城掀起體育熱潮,市民對運動鍛煉的熱情再度提升,相信政府推行全民運動可事半功倍。蓬勃旺盛的觀眾人氣,大量體育愛好者的加入,是本港體育事業發展壯大的基礎,將運動概念融入所有港人的心中,既能提升全民健康,又能釋放體育消費潛力,可謂一舉多得。希望政府借助奧運熱潮,將支持香港健兒和發展大眾體育更好聯動起來,打造「體育+」產業鏈,為經濟注入更多動力。
政府近年為體育定下精英化、專業化、盛事化、產業化和普及化的發展目標後,港隊健兒在重大國際賽事上捷報頻傳。正在舉行的巴黎奧運會,香港運動員至今取得2金2銅的驕人成績,證明政府多年來投放資源推動精英運動員發展,方向正確,顯示香港體育在精英化和專業化已經走上了正軌。
由此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一來體育競技傳遞奮鬥拼搏、永不言棄的正能量,起到提振市民信心,鼓舞士氣,團結社會的作用。二來市民的參與,不僅為健兒打氣,也強化了賽事群聚效果,有助刺激消費。有餐飲界表示,有安裝電視的食肆多了客人光顧,預料奧運期間有望為生意帶來15%至20%的升幅。三來成功提升了本港國際聲譽和知名度。港隊健兒在國際比賽中不斷贏得獎牌,打響知名度,對香港推動體育盛事化,擴大賽事影響,吸引更多的全球受眾關注和參與,進而為本地經濟帶來效益,助力甚大。
發展體育事業,精英化、專業化固然起到相當作用,而普及化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相較而言,大眾體育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根據去年公布的全港社區體質調查結果顯示,逾半市民的體能活動量不足,而66.3%的兒童和50.7%的青少年沒有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體能活動水平,主要障礙是缺乏時間、疲倦及懶惰等。此外,社區體育場地不足,設施殘舊,社會整體缺乏運動氛圍,也是其中的制約因素。政府須加強宣傳運動的重要性,今次香港健兒在奧運獲得佳績,令運動風氣在社會盛行,當局應趁著這股熱潮加以推動,讓全民運動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市民的生活常態。同時也要研究在合適地段興建體育場地設施,爭取具備條件的學校、機構等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以及更新設施、適當減免公共運動設施收費等,以鼓勵和滿足市民的運動需要,讓體育更好地融入大眾生活。
香港體育蓬勃發展,通過精英化帶動普及化,又以普及化助推社會提拔運動精英,可謂相輔相成。除此之外,全民運動還能夠強身健體,減少患病,而市民培養出的運動喜好,以及對體育的熱情,例如購買硬件裝備、報名參加訓練、觀看各類體育盛事等,都有利於拉動體育消費,促進體育產業持續發展。「體育+培訓」、「體育+旅遊」、「體育+娛樂」……相關產業鏈點多、線長、面廣,都是政府及民間可以積極開拓的消費市場。進一步推動全民運動,發展體育事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無可限量。
圖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