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斯坦利近期出具報告指出,內地車市無復蘇跡象,其中更指蔚來按周銷量大降,某新能源車的龍頭周銷量也跌至6個月新低。
大摩所指的復蘇當然是指與去年和前年相比,新能源車的增長勢頭沒有那麼強勁了。對於這個說法,多數業內人士表贊同,而且新能源車銷售放緩,也得到了官方數據的認可。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微信公眾號消息,預計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約220萬輛左右,按月減少6.5%。受去年初超低基數影響,按年增長70.2%。新能源汽車零售預計80萬輛左右,按月減少15.3%,滲透率約36.4%。
本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量按月減少15.3%,那麼後市還會繼續萎縮嗎?花旗近來給出的報告,直指中國新能源車周銷售遜預期,並預料首季銷售將按季跌40%。也就是說新能源車銷售在出口受到更多監管,內需也難以有效放量的情況下,走到了一個相對瓶頸的階段。
不會因是新產業而過度刺激
那種認為造新能源車就能賺錢的想法,也在被證實不切合實際。在今日國新辦舉行的工信部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就直指問題關鍵,外部形勢上,新能源車還面臨消費需求不夠旺盛,一些國家和地區存在濫用貿易救濟措施保護主義行徑等不利因素;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特別是以內銷為主的企業還沒有實現盈利,在產品銷售自身上,也存在車用晶片等領域的一些短板。他特別提到,新能源車存在著一些無序競爭行為,部分地方和企業還存在盲目上馬、重複建設新能源汽車項目情況,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要採取有力措施來加以解決。這無疑在敲響一個警鐘,新能源車大上快上的時代已成為過去,為避免更大浪費,新能源車的投資將進入相對收縮的階段,因此對於新能源車來說,一方面要在創新產品上發力,另一方面新能源車企的分化將加劇,優者勝劣者汰將成為行業未來的趨勢之一。同時,也要看到,過往一年靠打價格戰而熱鬧紛呈的行業,也正在進入冷靜期。(記者 童越)
頂圖為福建漳州一家新能源車企工人在生產車間作業,中新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