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野秋
說起吉華街道,也許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如果說起布吉街道,大概無人不知。它們都姓吉,確實同根生。2016年12月,吉華街道從布吉街道分出來,是深圳最年輕的街道之一,剛滿七歲,正值齠年。
1
甘坑驚艷「出坑」
在一般人看來,深圳是座新城,又毗鄰香港,所以地名應該是洋氣而時尚的,但事實上,深圳地名一直是土洋雜陳,既有觀瀾、民主、民治這樣雅緻文明的村名,又有牛欄前、拋狗嶺、對面喊這樣俚俗土氣的地名。
原因自然歸結於此地屬於客家地區,世代移民將南北社群聚攏於斯,因而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一相逢,便碰撞出新的地名與人文景象。
深圳許多地名中都帶個「坑」字後綴,比如楊梅坑、大水坑、白泥坑、老虎坑、料坑、塘坑、坑梓等等,甚至還有「萬年坑」,但請別誤會,這絕不意味著這裏遍地都是陷阱,或者到處都是地洞?!缚印乖诳图以捬Y有「低窪之地」的意思,就是這些帶有「坑」的村、街、路,大都處於地勢較低的位置,南方雨水多,很容易就形成水坑。好在如今有了完善的市政排澇設施,即使在雨季,這裏也不再被水淹,所以來這些地方也不再怕被「坑」了。
在許許多多的「坑」裏,有一個最出名的坑,叫甘坑,如今在深圳可謂是明星打卡地。
甘坑就在龍崗區吉華街道。甘坑起源於明清時期,是第四次客家大遷徙的產物。眾所周知,深圳是移民之城。但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改革開放才開啟了它的移民史,實際上深圳的移民史足足有2200多年之久。其間經歷了秦漢、東晉、宋朝等幾次大規模人群遷徙。
明清的第四次大遷徙便催生了南國新安縣,甘坑也便在這個時期人丁興旺起來。
甘坑起初在地方志上的記載是「柑坑」,據清康熙年間編纂的 《新安縣志》記載:「柑坑山,在七都,周匝四十餘里,猺人居之,多產赤竹?!骨逵赫觊g編纂的《廣東通志》記載:「柑坑山,在縣東北四十里,高百丈,延亙四十里,多產赤竹,猺人居之,與太平嶂夾水並行,項背相望?!苟叨继岬健父炭印购汀釜r人」,此處的「柑」是指「油柑」,查地方志證實當時這裏漫山遍野均是油柑樹。「猺人」則是指瑤族,嶺南沿海地區曾經被指「蠻夷之地」,蠻夷中以瑤族人居多,在古籍中「瑤人」與「猺人」通用??梢姰斈赀@裏是相當偏遠蠻荒的。
甘坑古鎮
甘坑再度火起來,與吉華街道成立幾乎同步。2016年,華僑城集團與龍崗區合作,投資500億元人民幣開發甘坑。他們希望對原有甘坑客家小鎮進行綜合性開發,以傳承和發展客家民俗文化為核心,通過復修村內400多間客家民居,興建客家歷史博物館,提升小鎮內部自然景觀,建成一個文化鮮明、風格突出的旅遊勝地。
經過幾年改造,如今的甘坑客家古鎮已經成為文化旅遊熱點。這裏有「中國涼帽第一村」,自清嘉慶年間,這裏的客家涼帽製作便名聞遐邇,直至上世紀50年代,涼帽村被中國工藝進出口公司廣東分公司定為涼帽外貿生產基地,建起1000多平方米的涼帽廠,涼帽產品遠銷港澳、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深受華僑的歡迎,甘坑客家涼帽盛極一時。現在的甘坑,除了客家涼帽的銷售,還有諸多源於小涼帽的影視IP文創產品,這項省級非遺也落戶於此。
目前甘坑客家古鎮最著名的景點是「二十四史書院」,這片清式風格的建築群,融客家建築與自然山水於一體,已構建起二十四史文獻系列展覽、東坡書屋等特色書店群、小涼帽親子繪本屋、花兮山房茶會雅集、記憶民謠音樂晚會等五大文藝內容,將閱讀、旅行、社交與創業融為一體,以「讓閱讀更美好」為宗旨,打造都市人的文藝家園。
每到節假日,年輕的父母都會帶著孩子來到甘坑古鎮,在書房與廊簷間流連忘返,沾染一點書卷之氣。
2
吉華為何這樣紅
甘坑的高光時刻,是在近代史上,有一條紅色的印記深深地銘刻在這塊不平常的土地上。
本土文史作者陳建平曾在《吉華為什麼這樣紅》一文中詳細地記載了這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
從甘坑一路向南,經水徑,越三聯,一條紅色革命線路在吉華街道區劃圖上依稀可現。這條紅色線路,與觀瀾、平湖、坂田、布吉等周邊「紅線」水乳交融,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21日廣州失陷。11月22日,日軍在大鵬灣登陸,攻陷大鵬城。隨後分三路猛攻深圳鎮,於26日佔領深圳鎮。寶安縣城南頭隨後淪陷,日軍扶植漢奸建立了傀儡政權。
抗戰期間,寶安縣主要駐紮有日軍、偽軍、國民黨軍隊、中共游擊隊等武裝力量。據《曾生回憶錄》記載,陽臺山抗日根據地開闢之時,日偽軍3000多人駐紮在寶太公路沿線的松崗、沙井、西鄉、南頭、深圳、沙頭角和布吉等地,國民黨軍隊1000多人駐紮在廣九鐵路沿線的林村、塘廈、石鼓、平湖和觀瀾等地,對陽臺山形成三面夾擊之勢。
日軍兵源不足,時佔時撤,但留下小股部隊常態化掌控著交通要衝,並利用漢奸政權維持統治;國民黨軍隊則趁日軍撤走之際佔領失地,利用喘息之機圍剿中共游擊隊。
實力尚弱的中共游擊隊,利用高山密林為屏障,放手發動群眾,開闢了陽臺山、大嶺山兩個抗日根據地,以遊擊戰打擊日偽軍,破壞敵人的交通線,襲擊敵人的炮樓駐點,並堅決反擊國民黨軍隊的圍剿。此時的游擊隊,面臨著日偽軍、國民黨軍隊的雙重軍事攻擊,處境最為困難。
在此條件下,甘坑附近的涼帽山,水徑、三聯周邊的雞公山,就成為中共游擊隊躲避強敵、尋機消滅敵人的天然屏障。這也是甘坑、水徑、三聯成為紅色革命據點的地理因素。
1942年1月,著名的「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展開,鄒韜奮、鳳子、胡繩、劉清揚等文化名人從香港脫險後,曾短暫居於上水徑後山窩臨時搭建的山寮招待所裏。他們與進步群眾一起,唱歌跳舞,表演戲劇,緩解緊張的戰爭氛圍,為水徑帶來一縷春風。
如今,放眼吉華這片山水熱土,留下了一處處抗日勝跡:東江縱隊首部電臺誕生地;上下坪會議舊址;鄧石泉烈士就義地;鄧石泉、鄧金仁烈士墓遺址;張桂清烈士墓地;尹林平、曾生等養傷養病地;游擊隊稅站遺址;大靚七聖宮藏槍處……2021年至今,在吉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致力推動下,一個個被掩藏在時光裏的地名和人名被挖掘出來,一件件鮮為人知的烈士事跡和老戰士的革命故事浮出水面。
3
三聯玉石傳奇
吉華街道有個三聯村,它的名聲甚至比吉華還要大,尤其是在海外,這絕無誇張,其中的媒介便是璀璨耀眼的玉石。
三聯不產玉石,卻為何是享譽海內外的玉石文化村呢?
這還要追述到三十年前。
1993年,春天來的格外早,當時的三聯村在深圳默默無聞,面對率先在改革開放中富起來的兄弟,這裏還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此時,村裏來了兩個臺灣商人:吳正麟和許武城。他們是做珠寶玉石生意的,也是第一批來大陸拓展的臺商。他們在布吉做水晶玉石加工,一直順風順水,嘗到了大陸這個龐大市場和豐富勞動力的甜頭。
於是,他們在三聯村拋出的橄欖枝下,注意到這個不起眼的村子。一經考察,發現這裏具有更好的環境,便把原先的工廠都搬了過來,他們的一百多位徒弟也跟了過來,三聯便有了第一家水晶玉石加工廠。
辦企業是有聚集效應的,三聯村像一塊磁鐵吸引了其他的水晶玉石商人,福建的雕刻師鄭慶明也來了,河南小夥朱克俊也來了,很快這裏便成為玉雕大師和玉石商人趨之若鶩的寶地。隨著玉器工廠、商舖的增加,「三聯玉器街」應運而生。到2006年,三聯玉石村便形成了從玉石採購、交易、設計、雕刻、加工、鑒定、拍賣、培訓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並隨著深圳文博會的召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聞名的「深圳玉都」。
至此,一個玉石文化村業已形成,文化村以禾沙坑為中心,輻射松元頭和塘徑村。禾沙坑村拿出深圳速度挖基築屋,統一規劃修建村民住宅,在村中心修好兩條十字相交的主商業街。豎街長達千米、橫街接近五百米,均為四車道,中間飾有綠化帶,內豎與玉文化相關的雕塑,外邊則做了木凳,供遊客休憩。商業街的兩邊,統一改建成為商舖。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吳正麟、許武城、鄭慶明等趁勢發起成立了「三聯水晶玉石文化協會」,三聯玉石集結成軍,經過十幾屆文博會的洗禮,三聯成為海內外客商雲集的地方,每年的文博會這裏都是分會場,而且每次都會有新的創舉推出。
曾經的臺灣玉雕大師許武城徒弟、時任玉石文化協會會長的鄭慶明先生說:「三聯因玉而名,因玉而興,在呼喚工匠精神的當代,玉雕工匠雲集的三聯始終是文博會打造的文化名片,在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玉雕作為三聯玉文化產業的根基,工匠精神始終是文化產業發展不滅的主題,我們希望三聯的工匠精神能在青年玉雕匠人身上落地生根、汩汩流淌,讓它在文博會的舞臺上繼續耀眼發光?!?/p>
4
客家民俗嬗變
吉華作為明清客家屬地,有著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散落於甘坑、水徑、三聯、麗湖、翠湖、光華等村落社區的客家民居,還有眾多的省市級非遺保護項目。
除了前面提到的客家涼帽省級非遺項目,便要數客家麒麟舞中最重要的行頭——麒麟套。麒麟舞文化是清朝時由東莞傳入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以鑼鼓加嗩吶為伴奏,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麒麟舞集歌、舞、樂於一體,而「麒麟套」則是麒麟的頭與身體的形態,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紮成,表皮用各色彩布蒙成,分成頭、尾兩截,中間穿孔,舞者站在中間穿孔處將麒麟繫在身上。在春節期間,麒麟隊舞動彩色麒麟挨家逐戶上門恭賀新年。現甘坑村麒麟隊在非遺傳承人張仁鍾的帶領下,以甘坑新村日新月異的發展為模板,結合傳統套路編排出新的麒麟舞,在2019年12月代表吉華街道到馬來西亞參加「第二屆世界麒麟大賽」榮獲金獎。
甘坑麒麟舞
此外,起源於清代的「李氏金銀手工鑲嵌技藝」,通過金銀及多種珍貴寶石材質的組合與烘托,經過鉗、敲、夾、嵌等二十餘道工藝流程,將一塊金屬、幾顆寶石巧妙鑲嵌為一件件造型優美、細膩生動的精美飾品。該項目以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李彤為代表性傳承人,繼承並發揚了中國古代金銀飾品的製作工藝,成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工藝文化。
作為玉石文化的代表,吉華還擁有三項玉石非遺項目:玉雕俏色技藝,作為第四代傳承人的陳宗藝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展評項獎;仵氏玉雕藝術,第一代傳承人是民國初年民間藝人仵永甲(1878年—1952年),他製作的玉石工藝品曾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被列為中國四大製玉名人之一,現已傳至第四代傳承人王顯克;綠松石雕刻技藝,是一種最早記錄於商朝、中華民族特有的手工雕刻技藝,目前的傳承人為伍輝。他們都在吉華繼續傳承著古老的民間技藝。
吉華街道宣傳部副部長王佳妮告訴筆者,吉華街道轄區共有九項非遺項目,分別為省級非遺項目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市級非遺項目手指書畫(深圳)、太極拳(陳式)、區級非遺項目甘坑麒麟套、李氏金銀手工鑲嵌技藝、馬頭琴音樂、玉雕俏色技藝、玉雕藝術(仵氏)、綠松石雕刻技藝等。
古老與年輕,就是這麼毫無違和感地集於吉華一身。
吉華,吉華,吉祥之花,正綻放在這片青春的土地上。
作者簡介
胡野秋
文化學者、作家、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香港衛視《東邊西邊》首席嘉賓。
主要著作有:《深圳傳》《冒犯文化》《胡腔野調》《六零派:文學對話錄》《觸摸》。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