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是海南極為特殊、極具考驗、極富成效的五年。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宣布黨中央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揭開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篇章。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蒞臨海南考察,對海南發展給予充分肯定,明確賦予海南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範、把海南打造成展示中國風範的靚麗名片新的總體目標。
五年來,海南無比珍惜黨中央賦予海南的歷史機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積極應對改革開放進程中的諸多挑戰和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海南推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了從「順利開局」到「蓬勃展開」到「進展明顯」再到「蓬勃興起」的喜人變化。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
今天的瓊州大地,處處散發著勃勃生機。五年來,海南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心懷「國之大者」,全省上下朝氣蓬勃、精神抖擻,幹事創業熱情高漲,以實際行動書寫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嶄新篇章。
五年來,海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6%,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4%、8.2%。反映自貿港特徵的外向型經濟指標表現亮眼,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五年年均分別增長23.4%、17.7%;經濟外向度五年提高15個百分點,2022年達34.7%;實際使用外資2018、2019、2020年連續三年翻番,五年年均增長63.5%,五年總額超之前30年總和。
五年來,海南逐步構建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三張「零關稅」清單、企業和個人15%所得稅、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關稅等180多項政策文件落地生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縮減為27項、全國最短,經營主體五年增量超過之前30年的總和。截至目前,經營主體增速連續36個月保持全國第一。
封關運作工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系統工程,主要包括64項工作任務、31項建設項目(口岸建設、海關查驗設備等)和27項壓力測試事項,均在緊鑼密鼓推進,確保今年具備封關硬件條件、明年完成封關各項準備、2025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
海南成立全國首個省級營商環境建設廳,將以實際行動把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的突出優勢。(本報攝)
在制度集成創新方面,海南全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和公開、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累計發布制度創新案例134項。極簡審批成為全國標桿,率先探索「承諾即入制」「準入即準營」改革。去年年底,海南掛牌成立全國首家營商環境建設廳,「一體四面」統籌推進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據共享、社會信用等工作。
五年來,海南蹄疾步穩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在這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上取得重大突破。
海口國際免稅城及海口新海港客運綜合樞紐鳥瞰。(本報攝)
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五年來,海南以調結構、增動能為重點,加快構建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是強化產業支撐。堅決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擺脫「房地產依賴癥」,非房地產投資佔比五年提高18.2個百分點。四大主導產業佔全省GDP比重由53%提升至70%。現代航運物流擴容增量,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新增13條,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9倍。2022年13個自貿港重點園區累計完成投資1261.5億元,實現營收超過1.8萬億元、同比增31.6%。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用好用足自由貿易港各項政策,集聚科技創新要素,聚焦國家戰略、科技前沿、地方亟需,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溫度、深度、緯度「三度」優勢,種業、深海、航天「陸海空」三個未來產業發展壯大。去年,崖州灣實驗室掛牌運行,「深海勇士」號成功布設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全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開工,海南已經躋身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大陣營。
三是激活消費引擎。加快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高端購物、醫療、教育三大境外消費回流逐漸成為自貿港「金字招牌」。離島免稅銷售額五年超1300億元。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引進國際創新藥械290種、成為國際創新藥械進入中國的快速通道。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6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獲批並正式招生開學。
五年來,海南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加快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區域協調發展打開新局面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為加快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棋局」正在開啟,將海南自貿港經濟航船駛向更加光明壯闊的前程。
當前,海南正著力打造「三極一帶一區」。北部海口經濟圈發展能級加快提升;南部三亞經濟圈向旅遊和科創並舉轉型;西部儋洋經濟圈,儋州洋浦一體化推進發展,聚合效應初步顯現;環海南島濱海城市帶,已經啟動規劃建設;中部是熱帶雨林,非常具有保護價值的生態區域,生態涵養保育區體制機制日益完善。
同時,海南強化規劃引領、制度管控和科技支撐。實施「機器管規劃」,減少人為干預,增強空間規劃剛性。嚴格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推行集中連片造大田、土地新政、「土地超市」,有效保障用地用林用海。
在基礎設施方面不斷優化升級,美蘭機場投用「雙跑道」,「跨海環島城際化」鐵路網繼續完善,全國首列高鐵公交化市域列車開通運營。「豐」字型+環島高速路網基本成型。市場化手段推動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過海時長縮短至1.5小時。在電力供給上,海南完全實現了充足的保障。天然氣環島主幹網投入使用,城鄉用氣基本實現全覆蓋。海島型骨幹水網初具規模,成為安全用水「保障線」。
五年來,海南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突出城鄉一體、陸海統籌、山海聯動,把全島作為一個整體來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奮力開創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新未來。
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五年來,海南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
在標誌性工程方面,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躋身首批5個國家公園行列,並成為全國首個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國家公園;海南長臂猿是十分珍稀的標誌性保護物種,數量由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之前的4群27隻,截至2022年8月增加到6群37隻。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4%、清潔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達10.5%,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海南率先在全省範圍內推行「禁塑」,重點行業場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佔有率達81.6%。裝配式建築面積在連續四年翻番的基礎上,去年佔新建建築面積比重超60%。「六水共治」攻堅戰全面打響,地表水水質優良率達94.9%。博鰲零碳示範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另一方面,海南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邁出新步伐。取消近2/3、共12個市縣的GDP考核。初步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創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發布全國首個國家公園GEP核算成果,即生態產品價值的核算成果。13個「兩山」轉化項目先行先試。掛牌成立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去年成功完成藍碳首單交易。2022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8.7%,河湖庫和近海海域等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
海南自貿港「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圖源:海南日報)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歷史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需要在接續奮鬥裏書寫。展望未來,海南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一本三基四樑八柱」戰略框架不動搖,鎖定全島封關運作目標,推進經濟運行進一步提質增效,必將掀起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高潮。(吳軍暉 劉式良 杜敬坤)
頂圖:海南生態環境得天獨厚。 圖為「國家海岸」三亞海棠灣風光。(三亞海棠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