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歙縣,推開一扇門窗,就看到一段故事;踩動一塊石板,便翹起一段歷史。」黃山腳下、新安江畔,一座被譽為「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大氣恢弘的古城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彰顯中華文化神韻。
6月8日晚,安徽黃山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黃山市十大文物主題游徑發布儀式在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歙縣徽州古城府衙廣場舉行。多彩的霓裳華服、靈動的魚燈舞蹈、厚重的非遺文化,讓觀眾穿越悠久歷史,感知千年傳承;非遺夜市、青創市集等展銷活動,讓市民遊客體驗非遺製作的同時,暢享非遺購、探訪非遺味……此次主會場活動是徽州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集中展示,除啟動儀式外,歙縣方面還精心準備了歙硯發展成果展、徽州古城城牆主題攝影展、博物館奇妙夜、非遺購物節等 9 項子活動。
此間,歙縣人民政府縣長王奇勇表示,堅定賡續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加快推動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彰顯文化自信、展現時代氣度的新標識,擦亮高氣質現代化文化旅遊名城底色,為「大黃山」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賡續千年文脈 盡展美麗中國之歙縣畫卷
「在歙縣,你可以遇見自然生態之美、遇見人文歷史之美、遇見民生幸福之美。」王奇勇介紹,歙縣作為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地,始終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堅持以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為載體,在保護傳承、活化利用上下功夫,讓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展現徽風皖韻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中國歙縣畫卷正徐徐鋪開。
歙縣公元前221年秦朝置縣,宋設徽州府,府縣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山西平遙、雲南麗江、四川閬中並稱為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2019年入選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名錄。享有中國徽文化之鄉、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中國牌坊之鄉等美譽。
歙縣因山而名、因水而美。作為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森林覆蓋率高達 82.1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接近 99%,PM2.5 空氣質量常年位居全省首位,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養身福地。
「古城、村落、田園、江畔、雲巔五大環境要素,滋養出風格鮮明的地域美學,推窗見綠,開門見景在這裡成為現實。歙縣擁有167 個中國傳統村落、3785 處不可移動文物、22 處國保單位位居全國縣級第一。您可以在徽州府衙,觸摸徽州的滄桑與時代的變遷;您可以在徽州歷史博物館,與文物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您也可以在漁梁、斗山的街巷,用腳步丈量歷史的印記。此外歙縣還擁有各級非遺項目170 項,千雕萬刻的歙硯,黑底描金的徽墨,巧手翻飛的剪紙彰顯著歙縣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王奇勇說,我們以情感為紐帶,嬉魚燈、疊羅漢、板凳龍等民俗活動在一代代年輕人中薪火相傳。我們以場館為平臺,先後建成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全省首家非遺展示館、歙縣藝術館,創新推出「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同時,歙縣以夜市為引擎,每周六常態化舉辦「非遺夜市」,成為凝聚煙火氣、助力夜經濟的重要手段。
有效利用是文物主題游徑發揮價值、產生效益的實現路徑。「創新傳播方式、講好文物故事,以文旅融合為牽引,推進業態創新,推進旅遊與各類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相加相融、協同發展,不斷提升文化遺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王奇勇表示。(記者 吳敏)
頂圖:歙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奇勇先生在2023 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黃山市主會場活動上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