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歙縣鞏固綠色生態屏障,全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加快建設高氣質現代化文化旅遊名城。2022年,歙縣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授牌,成功實現「首創首成」。
陽春三月,走進新安江上游南岸溝谷腹地的歙縣雄村鎮賣花漁村,但見漫山遍野的梅花競相綻放,奼紫嫣紅的山巒與粉牆黛瓦的千年古村落交相輝映。
村內,慕名而來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絡繹不絕、熱鬧非凡;不時便會路遇肩挑或車推著樹樁的村民。隨便走進一戶庭院,總會看到在家中精心加工、製作盆景的藝人,涼亭里不時傳來村民的朗聲笑語,一幅生機勃勃、和諧美麗的鄉村振興畫卷盡現眼前。
賞花經濟風生水起
村莊良好的生態環境、漫山遍野的梅花景觀、家家戶戶奇特造型的盆景,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而來,到賣花漁村走古道、賞春花、看盆景、吃農家飯的客人逐年遞增。
說到村里這些年的變化,村民洪一中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2006年,我們村開通了公路,2016年,又進行了拓寬改造並鋪成了柏油路,大貨車也能直接開進村了。近些年來,陸續建成了游步道、觀景臺、村史館、電商大樓,修繕了祠堂,完成了自來水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辦起了多家農家樂……吸引全國各地遊客前來賞花觀景,成了遠近有名的網紅村。相信我們村會越來越美,群眾生活會越來越好。」
別看現在花海如畫,村莊宛若巨大的盆景園,一年四季遊人不斷。因地處深山,土地資源匱乏,貧瘠無以耕種,村集體收入為零,賣花漁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
近十多年來,賣花漁村依託獨特的生態資源稟賦,大力培植梅林、樹樁和盆景花卉,發展徽派盆景特色生態產業,山村漸漸成為中國徽派盆景發源地。整個村莊四周皆為樹木、家家戶戶都是「美麗庭院」,一缽缽盆景就是百姓的「綠色存摺」,讓綠水青山變成百姓的幸福靠山,見證著村子的美麗蝶變。
2008年,徽派盆景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成為賣花漁村對外宣傳中的一張靚麗名片。截至目前,全村共有盆景基地1500多畝。2022年通過盆景銷售,生產總值達2600多萬元,戶均收入超10萬元,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已突破100萬元。去年,世界旅遊聯盟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合作發布《2022世界旅遊聯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案例》,「歙縣賣花漁村:『盆景+』產業融合新模式賦能鄉村振興」案例入選其中。
綠色發展底氣十足
2023年「梅花節」期間(1月24日—3月8日)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近177萬元, 賞花觀景遊客達16萬人次,帶動旅遊經濟收入達600餘萬元。實現全村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
賣花漁村先後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森林村莊、全省綠色村莊示範試點、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等,走出了一條「綠色+富民+興旅」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三贏」,是歙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一個縮影。
自2013年起,賣花漁村已連續舉辦了11屆「梅花節」,村子名氣越來越大,霸屏央視、刷爆朋友圈。如今的賣花漁村,運輸盆景的物流車在村莊循環道上川流不息,漫山遍野的苗木、盆景扮靚著山村,絕佳的生態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前來賞花觀景,鄉村美、產業興成為最真實的寫照,「賞花經濟」真正實現了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秉持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賣花漁村,將會在建設美麗鄉村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進程中彰顯徽派盆景的獨特魅力,在鄉村振興大道上步履穩健、越走越寬廣。(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方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