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子煜
醫(yī)務衛(wèi)生局早前發(fā)表《控煙策略公眾諮詢結果及下一步措施》的討論文件,當中提到「在2023年和2024年連續(xù)兩年增加煙草稅,措施有效降低煙草產品的使用」。誠然,政府在推動「無煙香港」上的努力不容忽視,但社會現實似乎與政府的理解處於平行時空。
現時有不法商人將沒有完稅、沒有依標準生產的老鼠煙偽裝成已完稅香煙,招攬報攤及士多零售商分銷。部分老鼠煙的包裝盒有印上特區(qū)政府的煙害警示圖像,連海關代表都認為,目前如果靠表面是難以分辨是否老鼠煙。政府必須加強已完稅香煙辨識,從源頭著手,確保香煙的來源合法,才能夠容許其流出市面。政府文件提到的「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建議,實際上出於同一思路。所謂「完稅煙標籤制度」,就是每包完稅香煙上有完稅認證,而技術上一包香煙的種種環(huán)節(jié),從工業(yè)生產、商業(yè)批發(fā)、零售乃至於消費,都能夠透過「標籤」實現紀錄和信息互聯,讓來源可疑或生產鏈有異樣者無所遁形,是走私猖獗下的止血良方。
止血的關鍵,就是盡早制定、盡快實施「完稅煙標籤制度」,否則走私的窗口持續(xù)打開,單靠海關一宗一宗執(zhí)法,遲早會失血過多,對市場生態(tài)、社會氛圍,造成難以逆轉的影響。如何能夠讓「標籤」發(fā)揮出預期成效,政府尤其是海關要盡快諮詢業(yè)界及其他相關團體,來了解「標籤」具體執(zhí)行時可能面對的挑戰(zhàn),估計即使是再提速,整個籌備和立法程序最快需時約一至兩年。比較可行的做法是,有別於歐盟等透過新增二維碼來識別合法煙草,政府應將「煙包電子辨識碼」與商品現有的GS1條碼作結合,探討如何能夠把煙草資料載於GS1條碼內,並在先行先試階段時集中處理將「是否已完稅」、「何時完稅」、「生產地」等最簡單資料載入辨識碼,這是最簡單快捷的實施方式。
長遠而言,「煙包電子辨識碼」的好處有三:第一,由於生產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有人掃描煙包上的「標籤」來了解香煙的來源,辨識其是否合法生產,令任何非法生產、尤其是老鼠煙,以及在香港本地違法工場中生產的劣質香煙無所遁形。第二,「標籤」便利政府針對老鼠煙等非法私煙銷售作監(jiān)管和追責,將來當系統(tǒng)運作成熟後,政府能夠向過程參與者施加法律責任,包括負責分銷的零售商,讓法例實施更公平公正、更有效。第三,長遠地政府能夠更清晰掌握煙草銷售量,進一步增加各種逃稅做法的成本,捍衛(wèi)煙草稅的實踐成效。
要實現「無煙香港」願景,除了盡快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另一關鍵是提供適切有效的戒煙協(xié)助。
提供適切有效的戒煙協(xié)助
本港目前吸煙率為9.1%,政府目標於2025年將吸煙率降至7.8%,相當於一年內要將吸煙率降低1.3%。平心而論,目前香港吸煙率屬全球數一數二低水平,餘下的吸煙人口都是「堅定」煙民,對煙草產品有一定剛性需求。要協(xié)助這類煙民戒煙,與其以「加稅」、「禁口味」,不如誠實審視目前戒煙服務的成效。
據統(tǒng)計處2022年數字,在曾找方法戒煙的吸煙人士之中,有85.4%是「靠自己意志」,只有7.9%是「靠當局資助的戒煙服務」,包括電話熱線、針灸戒煙服務及郵寄戒煙藥物服務。政府相關的戒煙服務已推行了多年,惟大灑金錢宣傳和資助的戒煙服務成效一直為人詬病,統(tǒng)計處的數字亦反映願意使用「政府所資助的戒煙服務」的吸煙人士只佔極少數,且不代表最終是成功戒煙。要實踐「無煙香港」願景,局方不能再自我陶醉地將戒煙熱線致電人數或戒煙服務參與人數當成成效指標,而是要將「成功戒煙人數」開誠布公,讓大眾一同檢視服務成效。
「無煙香港」固然值得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然而不法之徒只會盡可能把握每一個能鑽空子的機會,考驗政府在執(zhí)行政策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細心和決心。政府必須有分階段落實各項細節(jié)的準備,並要如履薄冰地將每一個細節(jié)落實到透徹,切勿操之過急亦不可議而不決。在此之前,如何避免刺激黑市,就是政府現階段的當務之急。(中新社資料圖)